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不忘初心,带病坚守的交大材料人 ——纪念best365英国体育在线朱德贵老师

作者:best365英国体育在线     审核:黄静瑶    日期:2019年06月16日 17:34   点击数:  


    “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是一份塑造生命乃至灵魂的工作。一个学生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一个优秀的教师,有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与教书育人的道德情操,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仁爱之心奉献精神。西南交通大学best365英国体育在线副院长朱德贵副教授正是这样一位优秀教师。他一直扎根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三十年如一日,始终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知识教育人。在与病魔作斗争的日子里,他坚守自己的信念,用生命诠释着爱国爱校、敬业爱生、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真谛。2019年5月6日,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度感动交大十大年度人物揭晓,朱德贵老师位列其中。但是令我们无比悲痛的是,朱德贵老师最终没能扛过病魔的侵蚀,于2019年5月7日0时32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勤如弓弩,学如箭镞,带病坚守岗位

2018年9月,朱德贵老师身体就已经出现了各种不适的症状,但由于9月正是高校最繁忙的时候,分管学院本科生教学工作的朱德贵老师毅然选择暂时忘却病痛,坚守在工作一线。

“他总是放不下手上的工作,即使在最痛苦的时候!”朱德贵老师的夫人,黄萍建老师眼中含着泪花,“我很担心,但见到他开心的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攻克一项又一项科研难题后流露出的那种幸福的满足感,总又不忍心强行制止。”

 

朱德贵老师带病参加2018级迎新工作

到了9月底,迎新工作暂告一段落,疼痛难忍的朱德贵老师经过几番辗转,来到四川省肿瘤医院就医。随后,他被确诊为直肠癌。这忽如其来的病情,无异于是晴天霹雳。家人、医生,还有学院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在得知病情后,都劝他好好休养,将工作暂时放在一边。但教学和科研已然成为了朱德贵老师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同身体中奔腾的血液,哪里是可以轻易放下的呢?

“朱德贵老师患病后仍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即使在病重期间,对于院系及学科事务仍然很关注,令人敬佩。”从金属材料系蒋小松老师处得知,“2019年2月26日,学院召开2019级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会议,已经急剧消瘦行走不便的朱德贵老师带病全程参加了整整一个上午的会议,中途朱老师爱人黄老师担心其身体,专程送药到会议室,喝完药的朱老师示意让黄老师赶快回家,而后又集中精力投入到讨论中,只为把自己这么多年积累的教学与管理经验贡献到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病情。”

蒋小松老师继续说道,声音有些哽咽:“朱老师非常关注专业建设和培养方案修订的进展情况,在3月和4月后续的几次讨论中,只要朱老师时间或者身体条件允许,都会积极参与,即使参加不了,都会让我以微信的方式将文件或材料发给他,他看后总会提出自己的意见。直到后期,他的视力渐渐连手机都比较困难了,就让我把材料打印出来给他,逐字逐句的审阅,一丝不苟,尽显他的责任与担当。说实话,我内心万分的心痛,但更多的是对他的敬意。”

 

2019年4月12日,朱德贵老师在最后入院前坚持到犀浦维修热压炉

翻阅best365英国体育在线的教工微信群,可以看到朱德贵老师一直关心关注着学院发展、学生成长的各项工作,无论是参与材料学子就业方向的讨论,还是学生SRTP科研项目的申报情况,都能看到他的用心回复。笔者后来从其他渠道了解到,朱德贵老师在那段时间里,每天要吃止痛药,甚至打止痛针,眼睛已经很难看清手机上的文字。微信聊天记录里众多的真知灼见,不知消耗了他多少宝贵的精力

 

面对穷追不舍的病魔,朱德贵老师默默的忍受着数次放化疗的折磨,从来不抱怨命运的不公,不曾露出丝毫悲伤之色。尽管形容憔悴、声音沙哑、身体虚弱,但朱德贵老师始终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并以己为例,鼓励他人。当朋友家人们为他难过痛心之时,他从不多言,而是用行动、用坦诚率真之态面对人世间的苦难,用充满着对美好生活憧憬的微笑抚慰着身边每一个人。

 

 

屹守本职,教书为先,尽显责任担当

1989年,朱德贵老师从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系毕业之后,怀着对母校和best365英国体育在线的真挚情感,他选择留校任教,而这一教,就是整整三十年。一直与朱德贵老师共事的本科教务员邱慧老师这样评价自己的老领导:“德贵院长一辈子公正无私,为人随和,关心同事,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三十年来,朱德贵老师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承担了大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课程,从不因身份或年岁对基础教学工作有任何怠慢。其主讲的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更是被评选为校级精品课程,并在2013年获评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朱德贵老师先后获得了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西南交通大学陆氏青年教师奖、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及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等,这足以证明他的教学水平之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朱德贵老师一直将授业育人摆在首位,他总是教导学生要会“选择”、懂“成长”、知“敬畏”,无论是与谁探讨知识,只要是涉及材料学领域或是学生成长,他必定是殚精竭虑、倾囊相助,绝不草草了事。

也因此,朱德贵老师在学生中威望极高,本科生罗逸这样评价自己的恩师:“一提到朱德贵老师,我脑海中就浮现出他的笑容。老师非常和蔼可亲,每一次见到他,他脸上总带着笑容。老师上课非常耐心地为我们解答疑惑,关注班上每一位学生。春风沐浴了大地,而他润物了整个材院。”


即使病魔也带不走他的笑容

为了切实履行当初对茅以升学院材料班同学的承诺,朱德贵老师不顾一己之身,常常废寝忘食、挑灯夜战,带病坚持到教室为同学们讲授“最后一课”。

“2019年3月1日下午第一讲课,茅以升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班《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来了一位‘不寻常’的老师。”茅材2016级学生李永梅和陈子回忆道,“那是个星期五,天气依旧严寒料峭,朱老师穿着一件齐膝黑色羽绒服,戴着一顶深色绒帽早早地来到教室,但依旧可以隐约看出其中隐藏着的厚实的家居服。开课前,朱老师简短提及自己身体抱恙,暂时难以继续为我们上课,却为接下来每周安排了课程大纲,同学们这才了解到身处遥远的医院而心依旧紧紧牵挂着教室里的学生。课堂上,老师面带和蔼微笑,充满激情地为我们讲授课程,他用简单易懂、轻松愉快的方式引领我们学习这门课程,所有同学无不听得津津有味,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优秀的专业素养和高尚的师德。难以想象那第一节课,成了朱老师为我们上的最后一堂课。”


朱德贵老师穿着睡衣最后一次站上讲台

对他而言,最放不下的便是那些即将毕业的学生,虽然学院已经安排妥当,但他依旧希望可以自己坚持指导学生顺利毕业,组会、课题报告他都会参与。由于实验进程和学生毕业论文时间上的紧张,过度的疲劳工作使得他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病情急剧恶化。对于朱德贵老师,最大的遗憾不是疾病缠身,而是不能再为大家付出更多。

他付出的每一分辛苦,每一滴汗水都没有白费,深深地激励着身边的学生和同事。“朱老师从来不跟我们提及他的病情,虽然我们都非常清楚他的身体状况不能再继续工作下去!”朱德贵老师的研究生赵梓有眼中含着泪花,“无论何时,他见到我都会关心我的实验进度和论文情况,生怕自己的病情影响到我的研究进展,这对我也是强大的支撑。我是跨专业的学生,研一时,有很多实验都不会,老师就亲自带我做实验,从早到晚。病重期间,有时深夜疼痛睡不着时,还在想着为我完善实验方案。在治疗间歇期,叫我去他家里指导我论文写作,直到去世前一周,还在叮嘱我要好好修改论文。”2019年初,在朱德贵老师兢兢业业、孜孜不倦的指导下,赵梓有的实验取得重大突破,科研获得重大进展,顺利在期刊Ceramics International(SCI 1区)上发表了高水平论文。

对于自己的导师,赵梓有还有好多好多的回忆:“朱老师对科研工作不辞辛劳又细致严谨,总是在晚上11点后还能经常见到他在实验室工作;对学生是亦师亦父般的关爱、包容和耐心,把学生的学业、前途和安全放在首位,无论是自己学生还是其他研究生请教,他永远都和蔼地耐心作答。朱老师对指导学生的热爱超乎常人的想象,我们课题组学生去医院看望朱老师,老师竟然在病房里给我们讨论起了学术问题,满脸笑容,完全忘记了病痛。”

而后,在数次放化治疗期间,朱德贵老师毅然决然的不顾医生劝阻,利用治疗间隙坚持科研教学和实验工作。朱德贵老师的工作地点和教学阵地也因此遍布了每一个他曾踏足的角落,无论是在医院的床边,还是在家里的沙发上,亦或是在实验室那一张熟悉的小桌旁,他都认真、逐一地听取学生汇报,耐心解疑答惑,甚至亲自动手指导实验。有时,即使到了深夜,朱德贵老师的办公室也依旧灯火通明,仿佛是那黑暗中坚定不灭的萤火。他把论文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实验重复了一轮又一轮,数据论证了一次又一次,只为心中那永恒的追求。

 

 

在朱德贵老师眼里,哪里都是课堂

在儿子眼里,朱德贵老师是一位人见人爱的厚德慈父、是一位乐于行善的好人,更是一位献身科教的好老师。“父亲一生酷爱教学科研,在课堂教书育人、在实验室专注研究是他最大的爱好,也是他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早出晚归,几十年如一日,无论寒暑。”朱德贵老师的儿子告诉前来吊唁的师生,“治疗期间,父亲仍然坚持去上了最后一堂课,就连病情恶化的最后几天,他也要赶赴实验室亲力亲为,带学生修设备、做试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传

“父亲一生行善助人,总是不求回报的负重前行,宁可苦自己,也不愿大家受苦受累。”朱德贵老师的儿子回忆,“只要知道您有难,他一定会挺身而出、全力付出,为您排忧解难、共渡难关。不论您是他的学生还是有缘的晚辈,他都会给予慈父一般的爱,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们在医院陪护时,朱老师总是替我们着想,每次他难受或者要从病床上起来,看到我们要起身去帮他时,他总会虚弱地说:‘我没事,你睡吧’。即使身体特别虚弱的放化疗期间,朱老师也总是担心耽误我们的学业,催着我们回校,说自己可以自己搞定,不用担心。"赵梓哽咽着道,"朱老师很关心学生的生活,未生病前经常请学生聚餐,生病住院后也惦记我们,记得有两次他对我说:‘老师生病了,不能请你们吃饭,我叫孙老师给你发了点钱,你们几个出去聚一聚,等老师好了再请你们’。”

 

朱德贵老师生前指导学生照片

研究生廖楠追忆自己的导师一切都还历历在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朱老师不仅是我学业上的引路人,也是我人生道路上不断学习和努力的榜样。他也是一位乐观、开朗、爱学生的老师,已毕业师兄师姐们的毕业论文致谢里,常常提到一些朱老师的工作和生活片段,令人感动。我们课题组互帮互助,团结投身于科研,离不开朱老师对课题组全体学生的关爱与帮助。”

 “朱老师,是一个很敬业、很幽默、很亲切的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几乎每天都待在实验室,经常半夜了,实验室灯还亮着,很多事都是亲力亲为。指导学生工作,极其耐心,并且都是亲自操作演示。生病期间也是亲自指导,关于每个学生的课题一遍一遍地讲解。即使身体很虚弱,只要他回学校了,他就要实验室看着我们做实验。”说到这里,研究生吕兰有点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作为朱老师学生,我很惭愧经常把仪器弄坏,记得有一次把误操作导致高压气体爆出来把玻璃窗都打碎了,当时很怕,怕被骂,结果朱老师却问我有没有被吓着并且让师姐们安慰我,还开玩笑着说师姐们没好好教我,并教育我们做事胆要大心要细。

朱德贵老师十分关心学生和实验室的安全,即使是在病重期间,他依然会经常叮嘱学生使用某些设备的注意事项,尤其在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事故发生后,还要求学生在使用犀浦的热压炉前必须事先给他打电话。

 

学以广才,志以成学,青魂永垂不朽

除了教书育人、管理学院教学工作,朱德贵老师在科研方面也是成果斐然,他攻克了先进陶瓷及其复合材料领域的多项难题,主持和参与了多项“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需求项目的研究,硕果累累,成果颇丰。此外,朱德贵老师还以联系作者身份在Ceramic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Journal of the ceramic society of Japan,Vacuum,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朱德贵老师生前工作照片

best365英国体育在线朱旻昊院长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结束后立即赶往朱德贵老师的家中:“德贵院长是我的师兄,在我读书时亦师亦友,后来又一同工作,一起搭班子。他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对科教的专注严谨、对学生的关怀仁爱、对家人对朋友的赤诚热爱,一直影响着我和我身边的人。即使在自己病重时候,都坚持在工作和科研的第一线,不忘自己热爱的讲台,不忘自己的学生,不忘一直奋斗的实验室。他是当代的责任担当、淡泊名利、坚守奉献的教师典范,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好老师!”

学院党委贺剑书记这样评价朱德贵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德贵院长的两种神态:工作时的一丝不苟,以及闲聊时的谈笑风生。正直、敬业、豁达,一位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的人!”

本科学生刘义彰回忆到:“朱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笑容。不管什么时候,老师的脸上都挂着笑容。聊天时的微笑,我们上课回答出问题时他欣慰的笑,我们遇到难题时他鼓励的笑,就算在老师最痛苦的时候,他给予我们的也是最爽朗的笑容。朱老师留给我的精神是他永远的乐观,开朗,在我遇到困难时中只要想起老师的微笑,就又充满的动力,有着克服一切困难的信心。”

“幽默风趣、耐心负责、亲力亲为、责任担当”这样的词语几乎出现在每个人对朱德贵老师的评价之中。材雄德茂、爱国荣校,他用责任与担当努力在为国为校奉献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敢为人先、夙夜在公,他潜心教学,不知疲倦地在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勇攀高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他孑然一身把自己生命最绚丽的部分献给了祖国教育和科研事业;重品德、守承诺,以身作则、道德崇高,他甘愿化为实现交大梦、中国梦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莘莘学子未来的方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坚信,朱德贵老师的精神将会永远陪伴每一位交大人激励我们继续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继往开来

 

 

不忘初心,带病坚守的交大材料人 ——纪念best365英国体育在线朱德贵老师

2019年06月16日 17:34 1060次浏览


    “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是一份塑造生命乃至灵魂的工作。一个学生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一个优秀的教师,有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与教书育人的道德情操,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仁爱之心奉献精神。西南交通大学best365英国体育在线副院长朱德贵副教授正是这样一位优秀教师。他一直扎根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三十年如一日,始终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知识教育人。在与病魔作斗争的日子里,他坚守自己的信念,用生命诠释着爱国爱校、敬业爱生、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真谛。2019年5月6日,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度感动交大十大年度人物揭晓,朱德贵老师位列其中。但是令我们无比悲痛的是,朱德贵老师最终没能扛过病魔的侵蚀,于2019年5月7日0时32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勤如弓弩,学如箭镞,带病坚守岗位

2018年9月,朱德贵老师身体就已经出现了各种不适的症状,但由于9月正是高校最繁忙的时候,分管学院本科生教学工作的朱德贵老师毅然选择暂时忘却病痛,坚守在工作一线。

“他总是放不下手上的工作,即使在最痛苦的时候!”朱德贵老师的夫人,黄萍建老师眼中含着泪花,“我很担心,但见到他开心的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攻克一项又一项科研难题后流露出的那种幸福的满足感,总又不忍心强行制止。”

 

朱德贵老师带病参加2018级迎新工作

到了9月底,迎新工作暂告一段落,疼痛难忍的朱德贵老师经过几番辗转,来到四川省肿瘤医院就医。随后,他被确诊为直肠癌。这忽如其来的病情,无异于是晴天霹雳。家人、医生,还有学院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在得知病情后,都劝他好好休养,将工作暂时放在一边。但教学和科研已然成为了朱德贵老师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同身体中奔腾的血液,哪里是可以轻易放下的呢?

“朱德贵老师患病后仍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即使在病重期间,对于院系及学科事务仍然很关注,令人敬佩。”从金属材料系蒋小松老师处得知,“2019年2月26日,学院召开2019级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会议,已经急剧消瘦行走不便的朱德贵老师带病全程参加了整整一个上午的会议,中途朱老师爱人黄老师担心其身体,专程送药到会议室,喝完药的朱老师示意让黄老师赶快回家,而后又集中精力投入到讨论中,只为把自己这么多年积累的教学与管理经验贡献到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病情。”

蒋小松老师继续说道,声音有些哽咽:“朱老师非常关注专业建设和培养方案修订的进展情况,在3月和4月后续的几次讨论中,只要朱老师时间或者身体条件允许,都会积极参与,即使参加不了,都会让我以微信的方式将文件或材料发给他,他看后总会提出自己的意见。直到后期,他的视力渐渐连手机都比较困难了,就让我把材料打印出来给他,逐字逐句的审阅,一丝不苟,尽显他的责任与担当。说实话,我内心万分的心痛,但更多的是对他的敬意。”

 

2019年4月12日,朱德贵老师在最后入院前坚持到犀浦维修热压炉

翻阅best365英国体育在线的教工微信群,可以看到朱德贵老师一直关心关注着学院发展、学生成长的各项工作,无论是参与材料学子就业方向的讨论,还是学生SRTP科研项目的申报情况,都能看到他的用心回复。笔者后来从其他渠道了解到,朱德贵老师在那段时间里,每天要吃止痛药,甚至打止痛针,眼睛已经很难看清手机上的文字。微信聊天记录里众多的真知灼见,不知消耗了他多少宝贵的精力

 

面对穷追不舍的病魔,朱德贵老师默默的忍受着数次放化疗的折磨,从来不抱怨命运的不公,不曾露出丝毫悲伤之色。尽管形容憔悴、声音沙哑、身体虚弱,但朱德贵老师始终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并以己为例,鼓励他人。当朋友家人们为他难过痛心之时,他从不多言,而是用行动、用坦诚率真之态面对人世间的苦难,用充满着对美好生活憧憬的微笑抚慰着身边每一个人。

 

 

屹守本职,教书为先,尽显责任担当

1989年,朱德贵老师从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系毕业之后,怀着对母校和best365英国体育在线的真挚情感,他选择留校任教,而这一教,就是整整三十年。一直与朱德贵老师共事的本科教务员邱慧老师这样评价自己的老领导:“德贵院长一辈子公正无私,为人随和,关心同事,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三十年来,朱德贵老师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承担了大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课程,从不因身份或年岁对基础教学工作有任何怠慢。其主讲的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更是被评选为校级精品课程,并在2013年获评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朱德贵老师先后获得了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西南交通大学陆氏青年教师奖、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及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等,这足以证明他的教学水平之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朱德贵老师一直将授业育人摆在首位,他总是教导学生要会“选择”、懂“成长”、知“敬畏”,无论是与谁探讨知识,只要是涉及材料学领域或是学生成长,他必定是殚精竭虑、倾囊相助,绝不草草了事。

也因此,朱德贵老师在学生中威望极高,本科生罗逸这样评价自己的恩师:“一提到朱德贵老师,我脑海中就浮现出他的笑容。老师非常和蔼可亲,每一次见到他,他脸上总带着笑容。老师上课非常耐心地为我们解答疑惑,关注班上每一位学生。春风沐浴了大地,而他润物了整个材院。”


即使病魔也带不走他的笑容

为了切实履行当初对茅以升学院材料班同学的承诺,朱德贵老师不顾一己之身,常常废寝忘食、挑灯夜战,带病坚持到教室为同学们讲授“最后一课”。

“2019年3月1日下午第一讲课,茅以升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班《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来了一位‘不寻常’的老师。”茅材2016级学生李永梅和陈子回忆道,“那是个星期五,天气依旧严寒料峭,朱老师穿着一件齐膝黑色羽绒服,戴着一顶深色绒帽早早地来到教室,但依旧可以隐约看出其中隐藏着的厚实的家居服。开课前,朱老师简短提及自己身体抱恙,暂时难以继续为我们上课,却为接下来每周安排了课程大纲,同学们这才了解到身处遥远的医院而心依旧紧紧牵挂着教室里的学生。课堂上,老师面带和蔼微笑,充满激情地为我们讲授课程,他用简单易懂、轻松愉快的方式引领我们学习这门课程,所有同学无不听得津津有味,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优秀的专业素养和高尚的师德。难以想象那第一节课,成了朱老师为我们上的最后一堂课。”


朱德贵老师穿着睡衣最后一次站上讲台

对他而言,最放不下的便是那些即将毕业的学生,虽然学院已经安排妥当,但他依旧希望可以自己坚持指导学生顺利毕业,组会、课题报告他都会参与。由于实验进程和学生毕业论文时间上的紧张,过度的疲劳工作使得他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病情急剧恶化。对于朱德贵老师,最大的遗憾不是疾病缠身,而是不能再为大家付出更多。

他付出的每一分辛苦,每一滴汗水都没有白费,深深地激励着身边的学生和同事。“朱老师从来不跟我们提及他的病情,虽然我们都非常清楚他的身体状况不能再继续工作下去!”朱德贵老师的研究生赵梓有眼中含着泪花,“无论何时,他见到我都会关心我的实验进度和论文情况,生怕自己的病情影响到我的研究进展,这对我也是强大的支撑。我是跨专业的学生,研一时,有很多实验都不会,老师就亲自带我做实验,从早到晚。病重期间,有时深夜疼痛睡不着时,还在想着为我完善实验方案。在治疗间歇期,叫我去他家里指导我论文写作,直到去世前一周,还在叮嘱我要好好修改论文。”2019年初,在朱德贵老师兢兢业业、孜孜不倦的指导下,赵梓有的实验取得重大突破,科研获得重大进展,顺利在期刊Ceramics International(SCI 1区)上发表了高水平论文。

对于自己的导师,赵梓有还有好多好多的回忆:“朱老师对科研工作不辞辛劳又细致严谨,总是在晚上11点后还能经常见到他在实验室工作;对学生是亦师亦父般的关爱、包容和耐心,把学生的学业、前途和安全放在首位,无论是自己学生还是其他研究生请教,他永远都和蔼地耐心作答。朱老师对指导学生的热爱超乎常人的想象,我们课题组学生去医院看望朱老师,老师竟然在病房里给我们讨论起了学术问题,满脸笑容,完全忘记了病痛。”

而后,在数次放化治疗期间,朱德贵老师毅然决然的不顾医生劝阻,利用治疗间隙坚持科研教学和实验工作。朱德贵老师的工作地点和教学阵地也因此遍布了每一个他曾踏足的角落,无论是在医院的床边,还是在家里的沙发上,亦或是在实验室那一张熟悉的小桌旁,他都认真、逐一地听取学生汇报,耐心解疑答惑,甚至亲自动手指导实验。有时,即使到了深夜,朱德贵老师的办公室也依旧灯火通明,仿佛是那黑暗中坚定不灭的萤火。他把论文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实验重复了一轮又一轮,数据论证了一次又一次,只为心中那永恒的追求。

 

 

在朱德贵老师眼里,哪里都是课堂

在儿子眼里,朱德贵老师是一位人见人爱的厚德慈父、是一位乐于行善的好人,更是一位献身科教的好老师。“父亲一生酷爱教学科研,在课堂教书育人、在实验室专注研究是他最大的爱好,也是他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早出晚归,几十年如一日,无论寒暑。”朱德贵老师的儿子告诉前来吊唁的师生,“治疗期间,父亲仍然坚持去上了最后一堂课,就连病情恶化的最后几天,他也要赶赴实验室亲力亲为,带学生修设备、做试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传

“父亲一生行善助人,总是不求回报的负重前行,宁可苦自己,也不愿大家受苦受累。”朱德贵老师的儿子回忆,“只要知道您有难,他一定会挺身而出、全力付出,为您排忧解难、共渡难关。不论您是他的学生还是有缘的晚辈,他都会给予慈父一般的爱,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们在医院陪护时,朱老师总是替我们着想,每次他难受或者要从病床上起来,看到我们要起身去帮他时,他总会虚弱地说:‘我没事,你睡吧’。即使身体特别虚弱的放化疗期间,朱老师也总是担心耽误我们的学业,催着我们回校,说自己可以自己搞定,不用担心。"赵梓哽咽着道,"朱老师很关心学生的生活,未生病前经常请学生聚餐,生病住院后也惦记我们,记得有两次他对我说:‘老师生病了,不能请你们吃饭,我叫孙老师给你发了点钱,你们几个出去聚一聚,等老师好了再请你们’。”

 

朱德贵老师生前指导学生照片

研究生廖楠追忆自己的导师一切都还历历在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朱老师不仅是我学业上的引路人,也是我人生道路上不断学习和努力的榜样。他也是一位乐观、开朗、爱学生的老师,已毕业师兄师姐们的毕业论文致谢里,常常提到一些朱老师的工作和生活片段,令人感动。我们课题组互帮互助,团结投身于科研,离不开朱老师对课题组全体学生的关爱与帮助。”

 “朱老师,是一个很敬业、很幽默、很亲切的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几乎每天都待在实验室,经常半夜了,实验室灯还亮着,很多事都是亲力亲为。指导学生工作,极其耐心,并且都是亲自操作演示。生病期间也是亲自指导,关于每个学生的课题一遍一遍地讲解。即使身体很虚弱,只要他回学校了,他就要实验室看着我们做实验。”说到这里,研究生吕兰有点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作为朱老师学生,我很惭愧经常把仪器弄坏,记得有一次把误操作导致高压气体爆出来把玻璃窗都打碎了,当时很怕,怕被骂,结果朱老师却问我有没有被吓着并且让师姐们安慰我,还开玩笑着说师姐们没好好教我,并教育我们做事胆要大心要细。

朱德贵老师十分关心学生和实验室的安全,即使是在病重期间,他依然会经常叮嘱学生使用某些设备的注意事项,尤其在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事故发生后,还要求学生在使用犀浦的热压炉前必须事先给他打电话。

 

学以广才,志以成学,青魂永垂不朽

除了教书育人、管理学院教学工作,朱德贵老师在科研方面也是成果斐然,他攻克了先进陶瓷及其复合材料领域的多项难题,主持和参与了多项“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需求项目的研究,硕果累累,成果颇丰。此外,朱德贵老师还以联系作者身份在Ceramic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Journal of the ceramic society of Japan,Vacuum,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朱德贵老师生前工作照片

best365英国体育在线朱旻昊院长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结束后立即赶往朱德贵老师的家中:“德贵院长是我的师兄,在我读书时亦师亦友,后来又一同工作,一起搭班子。他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对科教的专注严谨、对学生的关怀仁爱、对家人对朋友的赤诚热爱,一直影响着我和我身边的人。即使在自己病重时候,都坚持在工作和科研的第一线,不忘自己热爱的讲台,不忘自己的学生,不忘一直奋斗的实验室。他是当代的责任担当、淡泊名利、坚守奉献的教师典范,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好老师!”

学院党委贺剑书记这样评价朱德贵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德贵院长的两种神态:工作时的一丝不苟,以及闲聊时的谈笑风生。正直、敬业、豁达,一位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的人!”

本科学生刘义彰回忆到:“朱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笑容。不管什么时候,老师的脸上都挂着笑容。聊天时的微笑,我们上课回答出问题时他欣慰的笑,我们遇到难题时他鼓励的笑,就算在老师最痛苦的时候,他给予我们的也是最爽朗的笑容。朱老师留给我的精神是他永远的乐观,开朗,在我遇到困难时中只要想起老师的微笑,就又充满的动力,有着克服一切困难的信心。”

“幽默风趣、耐心负责、亲力亲为、责任担当”这样的词语几乎出现在每个人对朱德贵老师的评价之中。材雄德茂、爱国荣校,他用责任与担当努力在为国为校奉献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敢为人先、夙夜在公,他潜心教学,不知疲倦地在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勇攀高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他孑然一身把自己生命最绚丽的部分献给了祖国教育和科研事业;重品德、守承诺,以身作则、道德崇高,他甘愿化为实现交大梦、中国梦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莘莘学子未来的方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坚信,朱德贵老师的精神将会永远陪伴每一位交大人激励我们继续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继往开来

 

Baidu
sogou